宣传文化
三代人,接力守卫儿童健康近三十年
发布时间:2024-08-20 10:45:58 浏览量:830
2024年8月19日是第七个“中国医师节”,今年的主题是崇尚人文精神,彰显医者仁心。对于我院而言,这无疑是医师集体的真实写照。近30年里,医院老中青三代人接力守护常州儿童健康,以医术为剑,爱心为盾,为孩子们点亮生命之光。
攀技术高峰,铺就“折翼天使”康复之路
岁月如歌,明灯引路,他带领团队用技术和实力撑起儿童骨骼健康和康复治疗的一片天,激励着更多的医疗工作者不断前行。
江苏省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常州市医德之星,我院骨科、康复中心主任郭海滨是很多孩子和家长心目中的“老医生”。从医30余年里,他不断精进医术,待病人如亲人,上演了一幕幕救死扶伤的故事。
园园是一名10岁的女孩,在三年前的入学体检中,她被发现两条腿不一样长,妈妈带着她来到我院骨科门诊求诊。经过检查发现,圆圆先天性双下肢不等长。在门诊医生的建议下,园园边佩戴矫正鞋垫治疗边定期复查。3年来,令人遗憾的是,因为受生长发育诸多因素影响,孩子的双腿长短差异没有明显好转。今年6月,园园来到骨科病房,进行手术矫正。郭海滨带领团队为园园量身定制了手术方案:骨骺阻滞和骨骺导向性生长技术。这是一项微创手术,创伤小,疼痛少,手术后恢复快,而且,因为孩子骨骼仍有生长空间,不影响最终的身高。
在充分的术前评估和测量后,郭海滨带着团队顺利为园园进行了股骨和胫骨的“8”字钢板骨骺阻滞手术。手术通过在长腿膝盖内外侧各微创植入一块“8”字小钢板,整个切口只有1.5cm,就像个指甲盖那么大。一周以后,园园已经能下地正常行走了。后期,通过定期门诊复查,等到孩子双腿长短一致,进行临床评估后,取出钢板,园园就再也没有长短腿的烦恼了。
园园的情况并不少见,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郭海滨无数次被邀请到全市各大医院进行会诊、手术。在他的带领下,科室得到飞速发展,年救治小患者近3000人次,手术1000余例,获评常州市临床重点专科。科室先后引进了Ilizarov技术、骨骺阻滞和骨骺导向性生长技术及国内先进的微创技术治疗各种骨折、脱位、肢体不等长、内外翻畸形、骨不连等病症,疗效显著;采用Ponseti手法结合石膏及支具矫形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帮助患儿尽早恢复足部功能;引进关节镜技术治疗各种关节疾患和青少年运动损伤;近年来还开展了3D导航模板辅助截骨治疗儿童肘内翻畸形手术、VSD创面负压吸引技术治疗严重皮肤撕脱伤等。此外,科室在各年龄段的髋关节脱位、脑瘫后遗症的矫形手术也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取得多项成果;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及上海市儿童医院儿童骨科合作,柔性引进多名上海专家定期门诊。
点生命之灯,护“小太阳”安康
“把每一个孩子的病痛、每一个家庭的担忧都放在心上。”周华的每一天都在演绎着医患间的理解、信任和美好,一次次点亮“生命小战士”的灯塔。
常州市抗癌协会理事、我院血液肿瘤内分泌科副主任周华是白血病孩子家长心中的医疗担当。为了那一双双期盼的稚嫩眼神,她不断精进专科技能,和上海、北京等医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使常州儿童在本地就可以享受到和一线城市同等的医疗水平。然而,在她身上,我们更想说的是孩子们的“周阿姨”的故事。
家住金坛的九岁女孩彤彤,从小体弱多病、智力低下,长大后逐渐失去行走能力。面对孩子孱弱的身体,家人不忍放弃,也不愿放弃,他们辗转南京、上海、苏州等多家医院求诊,但无数次失望而归。后来,一家人来到我院血液肿瘤科周华的专家门诊,并入住血液科病房。
经过一系列细致入微的问诊及专科检查,最终确诊彤彤患有急性白血病。面对严重的病情和巨大的经济压力,一家人举步维艰。为了帮助彤彤度过难关,周华多次为孩子申请基金救助,并邀请了国内顶尖的血液病专家进行远程会诊,通过基因检测,制定分子靶向治疗方案。经过几个月的患难与共,在周华和团队的精心照料下,孩子奇迹般的重新站了起来。
她重新走路了,她日渐聪明了,她会喊“周妈妈”了……周华和彤彤妈一度热泪盈眶。
作为我院“生命小战士”慈善公益项目的发起人,周华同样帮助许多白血病患儿家庭走过人生低谷,通过心理疗愈完善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她在血液肿瘤科病房建立“生命小战士”们共同的“小太阳之家”,每逢患血液肿瘤疾病的孩子在病房过生日,周华都会带领医护人员给孩子们准备生日蛋糕,唱生日歌,陪他们许下共同的健康心愿。
血液肿瘤科获评常州市临床重点专科,并高质量发展,先后开设血液肿瘤医护、血友病医护联合门诊,白血病淋巴瘤门诊、白细胞血小板减少门诊,日间化疗病房等特色门诊;开展内镜引导下鼻空肠管置管术在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过程中的应用、拉布立海预防肿瘤溶解综合征相关高尿酸应用等创新技术,为血液肿瘤疾病儿童带来福音;牵头建立实体瘤MDT团队,成功救治常州市首例儿童神经母细胞患儿;与儿科实验室合作,早期诊断多例罕见病儿童,为早发现、早治疗提供临床保障。
一声“医生”,一路成长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一直是周梦圆的人生格言。她始终牢记自己的医者初心和使命,为小患者解除皮肤顽疾。她说:未来的日子,她将继续在这个岗位发光发热,为儿童健康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从懵懂的医学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医生,这条路很长,没有捷径。”皮肤科主治中医师周梦圆表示,作为一名年轻医生,要尊重热爱自己的职业,不断学习,提高业务技能,竭尽全力去解除患者的病痛。
今年年初,5岁女孩甜甜在妈妈的陪同下来到我院皮肤科就诊,她从小体弱多病,总是往返于医院。最近,甜甜肺炎刚好,又患上急性荨麻疹,痒得她晚上无法入睡,妈妈焦急异常,一度催促医生早点为孩子挂水治疗。但周梦圆意识到孩子急性荨麻疹是因为之前生病免疫力下降所导致。在她的耐心解释和劝说下,妈妈终于同意带着孩子回家吃药,并观察。
当晚,服药后的甜甜皮疹就有所消退,她终于睡了个安稳觉。随后的半个多月内,甜甜妈妈带着孩子按时复诊并跟随周梦圆的建议调整用药。近一个月的时间,孩子的皮疹终于完全消退了。“孩子一有点不舒服,全家就紧张得不行。碰到你之后,就感觉很安心,你不仅治好了孩子的荨麻疹,也治好了我们全家的焦虑,真的非常感谢你。”甜甜妈妈说。
除了门诊治疗,周梦圆在科研上也表现出众。她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北大中文核心论文、科技核心论文多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工作之余,周梦圆积极参与健康科普宣传工作,通过短视频制作、公众号运营、互联网医院在线答疑等方式向公众传播皮肤健康知识。在科主任的带领下,她勇于面对挑战,不断学习新技术、新方法,考取了皮肤影像初级能力认证证书,为科室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白衣为甲,使命为矛。一代代儿医人精勤不倦,砥砺奋进,将救死扶伤、生命至上的精神一代代传承,共同守护儿童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