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三代儿医人,守护“生命小战士”
发布时间:2025-08-20 14:24:38 浏览量:10
我是常州市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医生,2023年入职,在第八个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我想和大家说说我们医院血液肿瘤科的故事。
这份工作曾经让我一遍遍思考:我们为什么这么日复一日地辛苦?值得吗?后来,老一辈的儿医人、孩子们那些稚嫩的脸庞,回答了我的疑问。
我们血液肿瘤科是国家血友病治疗中心、常州市临床重点专科,先后开设血液肿瘤医护、血友病医护联合门诊,白血病淋巴瘤门诊、白细胞血小板减少门诊,日间化疗病房等特色门诊;开展内镜引导下鼻空肠管置管术在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过程中的应用、拉布立海预防肿瘤溶解综合征相关高尿酸应用等创新技术,为血液肿瘤疾病儿童带来福音;牵头建立实体瘤MDT团队,成功救治常州市首例儿童神经母细胞患儿;与儿科实验室合作,早期诊断多例罕见病儿童,为早发现、早治疗提供临床保障。老主任林雪峰,是我们追光路上的领头人。20年前,他悄悄为白血病女孩甜甜垫付了万元医药费,待她亲得像自家闺女,在孩子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背着女孩去了梦寐以求的恐龙园……医者仁心的温度都被藏进每一个诊疗的日子里。
血液疾病的孩子是需要保护的特殊人群,也是顽强的“生命小战士”。新的科室负责人、80后的周华主任牵头发起了“生命小战士”慈善公益项目,她也是白血病孩子“亲爱的战友”。为了帮助这些特殊的家庭走过人生低谷,她精进技术、白衣仁心,为孩子们保驾护航。
9岁的金坛女孩彤彤患白血病,随着病情恶化已经不能走路,为了更好地照顾她,妈妈不得不辞去工作,而父亲打零工赚的微薄收入成了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了解到这一情况,周华在治疗之余,整理材料、对接公益基金,为彤彤争取到了关键的医疗救助基金。在帮助这个小家卸下经济负担的同时,她牵头组织多学科会诊,一次次研讨治疗方案,陪着彤彤闯过一个又一个难关。随着时间一天天地过去,彤彤不光重新站了起来,性子也一天比一天开朗。在周华置顶的“小太阳之家”生命小战士交流群里,彤彤的名字始终活跃在消息列表里。这个曾被白血病困住脚步的女孩,如今已蜕变成一个开朗外向的“小开心果”。
像彤彤这样的孩子还有许多,在周华的手机通讯录里,存着上百名特殊的联系人:“小涵奶奶”“安安妈妈”“乐乐爸爸”……每一个备注背后,都是一个她日夜牵挂的家庭。所以她的手机永不静音,24小时随身携带,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紧急来电。聊起孩子们,周华总是这样笑着说:“这些孩子记不住复杂的药名,却能准确背出我的手机号,对我来说,这也是一种幸福。”
我是血液肿瘤科的一名年轻医生。那天,一位家长拿着带血的纸尿裤冲进了我的诊室,才11个月大的孩子反复血尿,焦躁不安的家长已经急得语无伦次。我不断安抚,仔细问诊、检查,结合化验报告一遍遍帮她梳理诊疗方案:“孩子得的是血友病,但是别怕,相信我,这病能治。”我知道,面对家长,我或许年轻,但是我有信心,因为我们有如此温暖而精进的团队。
一代人又一代人,从青丝到白发
我们在监护仪闪烁的深夜里守望
在消毒水弥漫的病房间奔走
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时刻准备着……
我们是一群在谷底“种太阳”的人
在时间的光影里,我们也看到了自己
看到了火热的心跳和坚守的意义
当看着一个个“小战士”重获生机
再次扬起笑意的小脸时
我想,这就是我、我们坚守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