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多发肿瘤、近3000ml心包积液“围剿”女孩心脏,我院“拆弹”救命

发布时间:2025-11-17 16:06:04 浏览量:2

近日,12岁女孩小新被发现长了几十枚心脏腺瘤样瘤,该肿瘤虽为良性,但由于数量多、分布密集,已经侵犯心脏、压迫到周围重要血管和气管,危及生命。经过院心脏中心团队合力攻坚,终于成功手术“拆弹”,化险为夷。

从咳嗽开始抽丝剥茧12岁女孩心脏上长“炸弹”

小新连续咳嗽一周多了,在当地医院吃药挂水都没有好转,10月12日,妈妈带着她来到院呼吸科门诊看看。没想到常规的胸片检查竟发现了比肺炎更严峻的问题:孩子的心影明显增大,超出了正常范围。心影严重增大

这是为什么?抽丝剥茧的进一步心脏超声检查提示:孩子的心包内存在大量积液。非正常的大量积液压迫心脏,使其不能正常舒张泵血,随着病情加重,小新逐渐出现胸闷、气短的症状。

情况危急,必须立即实施心包穿刺手术,第一时间引流出多余的液体,解除心脏被压迫的困境,才能稳住孩子的生命体征。在心脏科副主任张伟的安排下,小新被紧急转入心脏中心进行穿刺引流手术急救。随着积液排出,她胸闷、呼吸困难的症状暂时得到缓解,但此次引流量远超常规数值,竟然达到了2981ml。左心房严重受压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积液?进一步的影像检查明确了张伟的判断:小新心脏表面有占位性病变,而且紧紧附着在心脏外围成“围剿”之势,严重压迫心脏周围的大血管和气管。“像心脏表面长了肿瘤。”张伟想,这可远比他预想的情况更复杂。“从现在的情况看,手术是最好的办法,一方面明确这个占位性病变的性质,如果是良性肿瘤,手术直接切除;如果是恶性肿瘤,那就做好复杂和艰巨的长期战斗准备。”

高难度“拆弹”毫米间的生命之战

很快,由重症医学科、麻醉科/手术室、血液肿瘤内分泌科、医学影像科、病理科等科室核心专家构成的多学科诊疗团队迅速集结,同时战略合作单位、上海市儿童医院心胸外科专家也被邀请共同参与会诊治疗。专家团队反复研读影像资料,结合小新的身体状况,展开了多轮研讨,围绕手术入路、肿瘤剥离顺序、血管保护等关键问题进行缜密论证,最终制定了“精准剥离、全程护心、严防出血”的手术方案。

经过周密的术前准备,小新的身体调整至最佳状态,10月29日,专家团队为她实施了手术治疗。手术中,医生发现几十枚肿瘤如“葡萄串”一般牢牢附着在孩子心脏表面。经过快速病理切片检查,证实肿瘤为良性的腺瘤样瘤。于是,张伟团队按计划实施心脏多发肿瘤切除手术。但由于肿瘤数量多、且紧邻心脏关键位置和大血管,要完整切除所有病灶,又要保护心脏与血管的正常功能,难度十分大。在放大镜下,每一次分离、每一个操作都必须精准到毫米之间。团队小心翼翼沿肿瘤包膜与正常组织边界逐步剥离,不敢有丝毫大意,经过近6个小时的奋战,手术终于完成了。

手术后,在医护团队的精心照料与严密监护下,小新成功闯过感染关、出血关等术后危险期,心功能也一天天恢复。11月8日,她顺利出院了,开启一段崭新的人生“心”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