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5月龄宝宝腹胀如鼓,我院微创手术根治顽疾

发布时间:2025-11-06 14:50:25 浏览量:4

“肠道里天生缺少神经节细胞,就像高速公路没了指挥系统,粪便堵在‘路上’形成恶性循环。”这是无数先天性巨结肠宝宝所面临的困境。

男宝小佑在出生后不久就被诊断为先天性巨结肠,他没办法自主排便,每天肚子都是鼓鼓的,只能依靠爸爸妈妈帮他扩肛和使用开塞露辅助排便。

因为担心手术风险,爸爸妈妈始终没能下定决心,眼看着小佑已经5个多月大了,每天还在被排便的痛苦折磨,心里就像压了块沉甸甸的石头。

近日,事情在我院迎来了转机。经过腹腔镜下微创手术,小佑的巨结肠被根治了,经过围手术期治疗康复,现已顺利出院。

宝宝出生五个月无法自主排便

10月13日,一对年轻父母抱着5个月大的宝宝,急匆匆的来到院外科首席专家袁捷的专家门诊。

爸爸妈妈说,自孩子出生后,他的胎便就不容易排出。出生医院的医生告诉他们,孩子这是患上了先天性巨结肠,需要手术。可是一想到这么小的孩子要手术,爸爸妈妈的心就揪了起来。他们想着缓缓再说,但后来因为“光进不出”,孩子的肚子胀得像小鼓,长时间无法自主排便,只能依赖开塞露或扩肛处理。

但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也只能暂时缓解症状,眼见情况一天天严重,一家人焦急万分。听说我院能看这个,爸爸妈妈带着小佑从外地驱车赶来。

袁捷详细了解病情后,立即安排小佑进行胃肠X线造影检查,以明确肠道结构与梗阻情况。很快,影像结果显示:孩子的乙状结肠、降结肠及左半横结肠管径显著增粗。“这是很典型的先天性巨结肠影像。”袁捷向家长解释。

同时,病理结果也显示孩子的病变肠段缺乏神经节细胞,结合之前的影像检查结果,小佑被确诊患有先天性巨结肠。尽早手术是根治疾病的关键,若拖延治疗,不仅会导致肠管持续扩张、营养吸收障碍,还可能引发致命性肠炎,及时干预才能最大程度减少对孩子生长发育的影响。和爸爸妈妈商量后,我院普外科团队迅速行动,由科主任壮文军牵头,为小佑量身制定了周密的微创手术方案,并开始了紧锣密鼓的术前准备。

腹腔镜微创手术终结难题

10月23日,由主任医师袁捷、副主任医师孙海亮、床位医生沈冲等组成的手术团队,为小佑成功实施了腹腔镜辅助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手术。手术中,腹腔镜下清晰可见病变肠段由于长期粪便淤积被动扩张、肠壁肥厚,整体宛如一段畸形的管道。

专家团队精准切除了病变肠管,并将正常肠段与肛门成功吻合,经过两小时的奋战,手术终于成功了。

手术后,医护团队为小佑制定了精细化康复方案,密切监测其排便功能与创口愈合情况。在医护人员悉心照料下,小佑恢复顺利,第3天就开始了自主排便,后期肠道功能也逐步恢复正常。

随着康复,小佑一天天开始脸色红润起来,食欲增加了,体重也增长了。11月初,孩子出院了。当天,爸爸妈妈专程定制了感谢信来送给帮助孩子“新生”的医务人员。“多亏了你们,孩子终于不用再受罪了!”一家人脸上也终于绽放出久违的笑容。